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网事如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日志

 
 
 
 

【转载】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2017-08-20 17:49:05|  分类: 中华传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引自人在上海的博客


(新华全媒头条)(1)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6月15日,在乌鲁木齐南山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五年来,中国科技全方位突破,创新“高原”之上开始耸立起重大尖端科技“高峰”。第一个“闯入”全国创新指数报告前25名集团的中等收入国家,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破百万……五年来,中国日益崛起为世界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从过去仅仅输出“中国制造”,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中国方案”“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在全球跨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科技成果缘何“井喷”?创新奇迹为何从东方而出?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新华全媒头条)(2)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这是2016年11月18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拍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内的画面。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新华全媒头条)(3)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6月26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工作人员在“复兴号”G124次列车驾驶舱内进行发车前的准备。“复兴号”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新华全媒头条)(4)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这是FAST工程全景(2016年9月7日摄)。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新华全媒头条)(5)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6月9日,参观者在第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参观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华全媒头条)(6)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全媒头条)(7)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在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缓缓进入水中(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新华全媒头条)(8)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嫦娥三号探测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巡视器侧面图像(2013年12月16日04时57分摄)。新华社发(新华全媒头条)(9)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6月15日,一名乘客在湖北武汉用手机刷支付宝搭乘公交车。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全媒头条)(10)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1月14日,市民在开街后的深圳华强北观看机器人表演。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新华全媒头条)(11)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这是7月9日拍摄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现场。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预期目标,第一口井的试开采产气和现场测试研究取得圆满成功,并实施关井作业。这标志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朱夏 摄)

  评论这张
 
阅读(15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